• <th id="fkdzg"></th>
  • <object id="fkdzg"></object>
    1. <th id="fkdzg"><sup id="fkdzg"></sup></th>

        省機電集團2022年度公開信息

        發布時間:2023-05-12 15:28:16

        浙江省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職業教育集團)于2000年由浙江省機械工業廳成建制轉體設立,是我省唯一的以裝備制造業為主業的省屬國有企業。集團目前為浙江省機電集團、浙江省職教集團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現有在崗職工1.1萬余人、在校生6.4萬余名;128家成員企業、6家院校,其中1家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企業、17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未來工廠;集團位居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浙江省百強企業和省政府確定的雄鷹行動培育企業,獲得浙江省政府質量獎。

        二十多年來,集團不忘初心、堅守主業,打造產、學、研、科、工、貿、融于一體的特色產業格局,主要形成四個方面的特色優勢:一是制造服務優勢。集團擁有以上市公司運達公司為代表的全國風電整機裝備制造頭部企業(2022年位列全國第四、全球第七);以機電設計研究院公司為代表的制造服務企業(高速公路機電工程市場份額位列全國前十);以華瑞航空公司為代表的高端制造企業(已成功獲取中國商飛CR929中機身工作包);以新聯民爆為代表的全省規模最大民爆企業(工業炸藥許可產能位列全國第十二);以軍工集團為代表的全省唯一具有保軍資質的軍工企業(軍工地爆產品軍方采購量位列全國第一);以華昌液壓、諾和機電為代表的油缸、絞盤制造隱形冠軍企業(水平牽引絞盤、叉車液壓油缸市占率分別位列全國第一、第二),形成集大中小微型制造企業于一體的制造產業格局。二是科技創新優勢。集團堅持以科技機電發展戰略為引領,積極打造省屬國企原創技術策源地。近年來R&D經費占營收比重穩定在3.5%左右,現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23個,牽頭、參與組建浙江省技術創新中心2個,擁有4000多項專利,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3項,承擔尖兵”“領雁計劃項目15項,自主研發的產品獲浙江制造精品”8項、浙江省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9項。三是人才集聚優勢。集團堅持以人才強企為工作導向,高層次人員引育成果顯著。目前集團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人才達1650余人,占專業技術人才比重超30%;高技能人才1300余人,占技能人才比重超85%。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冠軍2人次,獲國家萬人計劃、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等國家榮譽人才31人次,省萬人計劃、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工匠等省級高層次人才近150人次。四是教育資源優勢。集團是國家示范性職教集團,擁有浙江省萬里教育集團(浙江萬里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浙江建設技師學院等知名院校和浙江工匠培訓有限公司,具備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博士和技師、技能培訓等多層次人才培養能力。人才培養工作獲得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肯定。

        一、年度報告情況

        (一)主要會計指標

        1.根據審計報告,截至20221231日,集團企事業合并資產總額4332379.62萬元,負債總額2989420.34萬元,所有者權益1342959.28萬元。

        2022年,集團企事業合并實現營業收入3750390.44萬元,營業成本3284016.98萬元,銷售費用153150.47萬元,管理費用82039.7萬元,財務費用1359.45萬元,投資收益8142.18萬元,營業利潤113772.02萬元,營業外收入3207.51萬元,營業外支出1339.05萬元,利潤總額115640.48萬元,凈利潤110919.85萬元,營業利潤率3.03%,凈資產收益率8.91%,已交稅費總額95260.79萬元。

        2.根據年初制定的預算,集團企事業合并營業收入完成比例為93.76%、利潤總額完成比例為121.73%。

        (二)審計報告摘要

        1.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編制和公允列報財務報表是公司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一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并使其實現公允反映;二是設計、執行和維護必要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

        2.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在執行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獲取的審計證據是充分、適當的,為發表審計意見提供了基礎。

        3.審計意見。報告認為,機電集團公司的財務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公允反映了機電集團公司202212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財務狀況以及2022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三)關聯交易情況

        集團合并范圍內關聯交易均已合并抵消;未納入合并范圍的關聯交易如下:關聯方采購商品(接受勞務)1.21億元,出售商品(提供勞務)2.92億元,租賃收益0.03億元。

        (四)政府扶持政策信息

        2022年度,集團公司收到財政離退休人員經費補助0.06億元。

        二、三重一大情況

        (一)重大決策

        2022年,集團公司共召開黨委會29次、董事會14次、總經理辦公會36次,審議通過202三重一大事項。

        (二)重大人事任免

        2022年無重大人事任免情況。

        (三)重大項目投資及境外投資情況

        2022年,集團公司投資項目54個,全年完成投資額49.09億元,投資完成額同比增加78.83%。集團公司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航空大部件制造項目的戰略要求,堅定不移推進航空項目,妥善完成華瑞公司整體股權架構調整;完成摶原復材公司股權收購工作,完善復合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所屬運達股份烏蘭察布生產基地正式投產;新開工建設生產基地、酒泉150MW風力發電等大型新能源發電項目。所屬華昌公司液壓油缸智能工廠技改項目基本完成建設。所屬新聯公司出資1.15億元完成浙江順源化工有限公司并購。

        (四)大額資金調度及使用情況

        截至20221231日,集團公司對成員單位借款余額0.72億元,為成員單位提供擔保余額0.29億元。

        三、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一)人才隊伍建設情況及勞動用工制度落實情況

        截至2022年底,全集團在冊職工共11114人,均簽訂勞動合同,嚴格執行勞動用工法律法規。全年引進應屆生646人,新增用工數2327人。

        全年新增認定各類高層次人才49人,其中B1人,C類人才3人,D類人才12人,E類人才33人,獲評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個人1人,省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杭州市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培養類人才第一層2人、第二層次3人、第三層次6人,協助落實同城待遇4人。開展集團首屆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完成66名技能人員的技能等級工作,其中高技能人員33人,獲評浙江工匠”12人,申報全國技術能手1人、浙江青年工匠”15人。

        (二)安全生產情況

        集團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安全發展理念,以全力護航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為主題主線,緊緊圍繞年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全方位落實集團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有效開展各項安全生產專項治理行動,全面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積極推進集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能力提升,圓滿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保持了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2022年,集團公司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工作核心,堅持理論學習,強化思想武裝。黨委8次會議專題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論述、國家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和我省25條安全生產實施意見以及各級批示文件精神,不斷增強集團安全生產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安委4次會議專題學習最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研究解決當前安全生產問題和薄弱環節,創新本單位安全管理新機制,探索安全工作新路徑;堅持系統管理,強化標準化建設。2022年持續推進安全標準化創建,集團規上企業全部實現安全標準化管理,指導集團新成員藍箭公司實現安全標準化管理,動態更新集團安全專家和安全督導員庫,推進所有重大危險源實現安全包保責任制和源長負責制,高危企業安責險投保100%;堅持安全教育,強化文化滲透。針對集團安全實際,以安全大講堂為抓手,4次邀請安全領域專家專題授課,重點分享突破安全管理重點難點的手段方法,提升安全專職人員安全管理水平。全方位開展安全宣傳專題活動,增強全體職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以安全云學堂等線上教育為重要手段,突出解決集團部分企業點多面廣,集中宣傳教育困難現狀,營造全民學安全的良好氛圍。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源頭治理。集團公司突出民爆、軍工等重點企業管理,完成軍工集團10人以上危險作業場所改造升級,全面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切實將安全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突出消防、有限空間、危險化學品、自建房、燃氣等重點領域安全治理和重要時節安全管理,集中開展除險保安百日攻堅行動,強化整治責任和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全力護航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堅持技術投入,強化數字賦能。以集團大腦建設為契機,堅持統籌部署,全力推進集團安全數字化建設,在去年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提升建設的基礎上,統一布局集團公司安全數字化管控平臺建設,其中在運達公司試點完成雙體系管控平臺搭建和運行,充分利用新聯公司民爆物品全過程管控平臺底層數據,推進新聯公司安全信息化系統建設,健全完善校園訪客入校管理系統,實現進出人員大數據管理,全力守護師生安全健康。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應急管理。組織安全專業咨詢機構按照應急預案最新政策要求對集團公司綜合應急預案進行評審修訂,強化應急預案的指導性、專業性和可操作性。全面部署防汛防臺應急防范,指導沿海、山區企業以及學校提前謀劃、完備措施、消除隱患、加強宣傳,確保了臺風天氣零傷害、零損失。組織各級開展消防、防災減災、防汛防臺、防恐防暴、地震災害、緊急疏散等系列消防演練313次,不斷提升職工師生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和集團應急響應能力。

        (三)環境保護情況

        集團公司積極響應落實中央、省有關生態環保、節能減排工作要求,堅持綠色低碳,節能先行理念,通過完善節能減排管理體系、布局綠色能源產業、推進環保技術升級、深化宣傳教育等方式,大力打造綠色機電,以實際行動踐行美麗浙江理念,為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貢獻機電力量。

        集團公司秉持綠色發展的生產經營理念,聚焦新能源產業發展、低碳高技術服務供給、低碳技術創新,為全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出積極貢獻。一是加快新能源產業發展,集團公司所屬運達公司2022年共生產完成1635臺套風力發電機組,合計787.28萬千瓦,按照年平均發電時間2000小時計算,全部并網發電每年可以為社會減少193.53萬噸標準煤的燃燒排放;運達公司平湖、昔陽、禹城葦河、崇陽東岳、禹城啟達等5家自營風電場年上網電量累計49186.41萬千瓦時,已為社會減少了6.05萬噸標煤的燃燒排放;機電院公司實施完成3個光伏總承包項目,均已并網發電,助力企業實現節能降碳。二是加大綠色產業布局,集團所屬新聯公司成立浙江新聯三瑞資源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加快資源回收等低碳環保項目建設,推進報廢汽車回收利用,大幅度減少鋼鐵、汽車零部件制造的碳排放。三是加強環保產業培育,積極開拓污水處理應用領域,2022年共參與環保類污水處理9個項目建設。

        集團公司積極相應國家低碳環保號召,不斷推進低碳科研領域科研創新,目前集團擁有綠色、環保方面省級創新研發平臺10個,國家級平臺1個,2022年集團系統驗收完成環保課題3個,發表環保類SCI論文1篇、EI論文3篇,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篇。集團公司所屬機電院公司在建筑設計中廣泛采用綠色節能新標準、新技術,在各類智能制造裝備、智造產業園項目設計中,積極貫徹節能設計理念,通過選用保溫隔熱建筑結構施工材料,建設供水循環系統、屋頂太陽能收集裝置、熱交換型空氣調節系統、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一系列措施,促進綠色環保節能降碳技術應用,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新聯公司完成長鵬公司供熱系統改造項目,有效減少能源損耗、二氧化碳排放;軍工集團通過環保處理設備技術改造,進一步提升表面處理線的污水、廢氣處理能力,電鍍生產線安裝了氨氮、COD指標廢水在線檢測系統,從源頭制止污染物泄露的發生,降低環保污染風險;諾和公司進行光伏改造,由國網送電全部更新為自身光伏供電,總發電量達到了6.2KW.H,節約標準煤25118KG,CO2減排61986KG,等效植樹3.384千棵。

        集團公司樹立綠色低碳辦公理念,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加強信息化節能宣傳,輔助結合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培訓講座等線下宣傳方式,積極宣傳倡導綠色辦公理念、低碳生活方式、普及節能知識;辦公場所張貼請隨手關燈、外出請關空調、請節約用水、低碳節能制冷26等宣傳標語,并促進職工工作中形成潛移默化節能意識,培養職工節約用電、用水的好習慣;落實全面OA系統進行辦公,減少人力、空間、時間、庫存和辦公用品消耗,提高工作效益,營造人人講節約、處處做表率的環保氛圍;在統籌安排和確保會議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做到節約會議成本,減少一切不必要的會議開支,倡導綠色出行。

        (四)對外大額捐贈、贊助情況

        2022年,根據上級要求,由集團公司主導的慈善、幫扶等各類捐贈資金總計安排225萬元,其中四川對口幫扶捐贈資金40萬元;省內消薄幫扶捐贈資金60萬元;支持浙江省第十七屆運動會20萬元。

        四、國家審計等有關部門對企業開展監督檢查后的整改落實情況

        2022年沒有國家審計項目的整改事項。

        五、其他需要公開的事項

        無。


      1. <th id="fkdzg"></th>
      2. <object id="fkdzg"></object>
        1. <th id="fkdzg"><sup id="fkdzg"></sup></th>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网站